哈囉大家好,歡迎來窩在家聊聊書。
今天要來聊的書很重要,關於匱乏如何影響我們。這本書非常流暢好讀,提供滿滿的有趣例子,對社會科學、行為科學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我本人在這本書的收穫滿滿,但覺得小小的缺憾是,作者們提出了匱乏造成的問題,但對於解決問題提供的有限,畢竟這是他們開始注意到開始研究的項目,要找出有效的解決法恐怕大家要期待續作了。儘管這麼說,作者們還是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小撇步。我想最重要的是,覺察到匱乏的心態,然後有意識地去找出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法。
什麼是匱乏
本書說的匱乏,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受。匱乏感並不代表實質上的缺乏,而是一種心態。例如某個人可能看似擁有充裕的金錢,但他心中仍然對財務狀況感到匱乏。他可能會說他有錢吃飯繳房租,但沒錢渡假和退休。提到錢,他永遠感到匱乏與焦慮。而另一個人可能連月底要繳房租的錢都不知道在哪裡,但他卻一點也不為此煩惱或感到匱乏。也許到月底他會感覺到匱乏一兩天,然後導致一連串的行為來解決這個匱乏之急,但現在他對錢還是沒有匱乏和焦慮感。
我們生活上某一方面的匱乏,就意味著我們對生活的其他部分較欠缺注意,較少用心。
有一種我覺得很微妙的匱乏感,就是寂寞。有些人儘管身處同樂會,依然感到揮之不去的寂寞。而有的人儘管孤獨,卻從不感到寂寞。寂寞不是實際上是否有人陪伴,而是一種陪伴的匱乏心態。根據本書列出的研究,感覺寂寞的人在與其他人互動時,表現得特別差。他們太在意自己是否表現好、太在意對方對自己的評價,以至於他們更常說錯話或沒注意到別人反應。這就是匱乏會帶來的許多有問題的行為,以下來好好解釋一下。
匱乏綁架
當我們處於某種匱乏狀態時,我們的思維模式會改變,導致行為改變。你可以說匱乏感綁架了我們,不讓我們運用心智,而是直接讓我們只看得到這件造成匱乏的事物,這就是所謂的”隧道效應”。除了隧道裡的這件事物,其他的事我們一概無法處理。的確,這時候會因為匱乏帶來的專注,讓我們對這件事可能有比較好的表現。但這並不是出於我們的個人意願和偏好,有意識地選擇對我們重要的事物,並投入更多的心力。而是被擄獲,強迫你專注在眼前引起匱乏感的事物上,且無選擇地忽略其他事物,儘管那些事很重要或是對我們有很意義。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食物匱乏。當你因健康考量開始進行節食時,飢腸轆轆的匱乏感就會讓你滿腦子都是食物。這時候你就可能會忽略一些工作上的細節或對一些喜好提不起勁。或是某天你的工作超量、疲憊不堪,這時候你滿腦子只想泡個澡然後睡覺。但你的孩子今天體力超好,不僅耍寶還搗亂,這時候你發現你特別難保持耐心、好聲好氣地哄孩子去睡覺。
匱乏改變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它讓我們做出不一樣的選擇。這會創造一些好處:我們在當下時刻變得更有效率。不過它也會讓我們付出代價:一心一意的念頭會導致我們忽略真正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這裡作者提出了”認知頻寬”的說法。我們的處理事務的能力和電腦差不多,都有所謂的頻寬。當電腦的頻寬被許多應用程式占滿時,電腦就會跑不動甚至當機。常見的電腦病毒,就是在侵入後佔用電腦的頻寬,讓電腦無暇去處理你要它處理的事務。匱乏的心態就和電腦病毒一樣,一旦它入侵你的意識,就會佔據你的心智頻寬,讓你只想這件事、只能看見這件事、只注意這件事,其他對你重要或有意義的事,都沒有頻寬分配給他們。就如同電腦病毒讓電腦無法處理重要的事,匱乏也讓我們只有心思處理這件造成匱乏的事物,而且效率頗差,還會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
匱乏的無間地獄輪迴
當我們感受到任何一種形式的匱乏時,我們的認知頻寬被這個匱乏感佔據,滿心滿腦地只想解決眼前這個燙手山芋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我們其實會需要心智發揮最大效能,幫我們找出解決之道。如果這件事是專心就能做好,那麼此時你會因匱乏而受益,變得更專注有效率地處理眼前的問題。但日常生活中,許多事物需要的不是你短暫的專心,而是你持續的耕耘和留意。研究顯示,當人們處於匱乏狀態時,智商、意志力、克制衝動的能力通通都會減少。換句話說,被匱乏感綁架的人,只有更少的智力和意志力去做對的事,而有更多的衝動去做無益但能獲得短暫舒緩的事,例如借貸和拖延。
匱乏不只導致我們過度借貸或是無力投資。它也讓我們生活的其它面向變得綁手綁腳。它讓我們變得比較笨拙。它讓我們變得更為衝動。我們只能用較少的心力來應付,用較少的流動智力和較弱的執行控制力——生活也變得更加不容易。
這是一個很糟的狀況。當你正需要你的智力和意志力去改善現況時,你反而因缺少這些會做出更糟的行為。更糟的行為帶來更糟的狀況,加強了你的匱乏感,更進一步地減少你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月光族這個月車壞了,花了一筆錢才修好,這就導致房租沒有著落了。匱乏感綁架了他的智力和意志力,這時候他無心無理智去理解高利的貸款會導致下個月手頭更緊,只想借到錢保住房屋。但下個月他的薪水一樣、開銷差不多,卻多了一筆利息要還,讓已經月光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或是忙碌的人只想完成明天到期的事,無暇處理剛拿到手的資料。隨手一放的後果是他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找到這份資料,讓他已經緊繃的時間更嚴峻。更糟的還有因沒錢繳帳單,結果被斷水斷電後,還得再額外付一筆重新接線費。
看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句聖經中的句子:「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真的是心理充裕的狀況下,凡事都會順順利利。心理的匱乏,會連處理能力都被剝奪,導致連一點所有的,都被奪去阿。
保留寬鬆
要怎麼避免落入上述的惡性循環呢?答案是保留寬鬆。什麼是寬鬆?白話一點就是儲備。如果你有一筆存款,你就不會被突然意外的支出,被逼到要去借錢。如果你保留時間的彈性,你就不會因為一件事花了特別久的時間,而延宕到後面其他事。如果你與家人朋友關係良好,你就不會因為和伴侶吵架而變成形單影隻。
保留寬鬆看似解決了匱乏感,因為有寬鬆的緩衝,就不會落入匱乏綁架,就不會在智商、意志力減少的狀況下做出傻事,就能避免落入匱乏無間地獄。但問題是寬鬆的保留和建議實在不容易,甚至對越需要寬鬆的人而言,越難建立和達成。想想看要月光族儲蓄,以免月底又繳不出房租得去借貸。要忙到昏天暗地的人不要塞滿行事曆,以免一件事延後樣樣延後。寬鬆的建立非常違反人性,而且永遠是隧道外的非當務之急。
教育無用?
記得我們說匱乏讓人犯下更多錯誤決定嗎?無法建立起寬鬆也是他們犯下的錯誤決定之一。沒有緩衝,下一個錯誤更容易出現,又輪迴到無間地獄。這裡讓我很震驚的是,作者們說對於這種情況,教育和一些社會福利的幫助往往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我常常看著身邊為財務、時間等匱乏而焦慮的親朋好友們,滿頭疑問地不解他們為什麼會深陷這麼糟的狀況。為什麼不了解信用卡債的複利威力?為什麼不了解時間管理的重要?為什麼不在第一時間處理該處理的事,而永遠在處理早該處理好的事?
答案是”認知頻寬”的缺乏。在急著找到資金付帳單時,沒有足夠的頻寬去想到複利的威力。在急著完成明天到期的事物時,沒有足夠的頻寬去想今天應該馬上做的事。這種時候,給他們上一堂財商基礎課,或是給他們一顆番茄鐘,都是無法解決燃眉之急的,所以進不到他們的隧道,所以起不到作用。
教育雖然無疑是件好事,但是我們不該誤以為窮人取得它完全不需代價。事實上,認知頻寬付出的代價相當大:人們可能無法專注,以致我們設計的努力無效,或是人們專注,但必須因此付出認知頻寬稅負。當人們真的專注於訓練課程或獎勵誘因時,他沒在專注的事情是什麼?那些額外的課程是否值得他犧牲原本可用來閱讀或照顧子女的極微少寶貴時間?
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政府會提供許多職業訓練課程,讓失業的人去參加職訓,好協助他們培養專業技能,找到更高薪的好工作。但失業的人往往會兼差以應付開銷,兼差的工作往往耗時耗力卻薪水不高。想像一位站了好幾個小時洗碗的單親媽媽,下班後要把孩子從學校接到外婆家,然後趕去上簿記課程。這種疲勞和壓力已經占據了她全部的認知頻寬,即使她到了課堂,也非常可能一恍神就沒聽懂一個重要觀念。聽不懂、跟不上的焦慮讓她的認知頻寬更窄了。某個孩子發燒的日子,她決定在家照顧孩子,缺了一堂課更難跟得上了,於是她只能中斷課程。
提供職訓是政府的美意,就像我們會想教親朋好友理財、健康、時間管理和其他人生大道理一樣。但這些教育,沒有考慮到當事人的認知頻寬已經被某樣匱乏綁架走了,你叨念一百年,她也沒有任何頻寬可以記錄、執行這些重要的觀念。那怎麼辦?
善用”推力”
推力是Richard H. Thaler和Cass R. Sunstein合著的書,書中用推力這個詞來代表輕輕一推,卻效果卓越的改變力量。例如原本要填好表格才能加入退休計畫,現在改成沒填回函取消,代表同意加入。這樣一個小改變,讓加入退休儲蓄計劃的人大幅增加,這就是推力。關於推力,強烈建議大家搭配原子習慣一起閱讀、學習和執行。
匱乏占用頻寬,造成重要的事延宕而加進一步加深匱乏。要解決這個難題,答案在於當充裕時,善用推力來自動製造寬鬆。例如在設定在發薪日自動轉一定比例的金額到存款帳戶中,一旦是自動產生的,就不會占用認知頻寬、腦力和時間去做這件事。最好這個帳戶還是沒有提款卡的,要提出這個帳戶的存款,必須跑銀行排隊。甚至是你無從查看餘額,不知道有多少存款,就不會產生計畫去滿足某個慾望。當然,這裡主要是找出你的弱點並設定計畫去改善。如果你本身就能克制慾望,那麼也許你反而該有提款卡和餘額資料,以利資金運用。
注意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小推力的設定,必須在我們充裕時設計成有利於我們的。當充裕時,我們很難去未雨綢繆,我們會產生自動無意識的揮霍。想想當一個進度落後的人終於趕上進度,有空停下來時,他很難積極去處理眼前的事以避免堆積。”我需要放鬆一下”是他們腦中的潛台詞。他會需要原子習慣和推力這兩個幫手,設計出一套自動化今日事今日畢的策略,並且在行事曆上保留寬鬆,才有可能跳脫這個永遠追趕進度的迴圈。月光族也必須善用原子習慣養成改變消費習慣和持續增進技能。善用推力自動轉帳,除了儲蓄緊急預備金(寬鬆)外,最好還能定時定額自動投資大盤指數,如此一來才能跳出月光的魔咒。但這一切都必須在匱乏產生前設定好,否則匱乏一旦產生,頻寬被占用,這些脫困的策略都無法在匱乏的情況下生效的。
最後,本書的作者們不斷呼籲,不要忽略認知頻寬。我們知道身體需要休息,也知道依照生理狀態安排活動或工作。但我們很少注意到心理的狀態,並依此安排我們的活動。還是一樣,這裡我們須要覺察,覺察到自己目前是否有足夠的頻寬。現在腦中盤旋不去的是什麼?現在是學習的最佳狀態嗎?還是儘管感覺緊迫,現在最好散步十分鐘以免犯錯?經過上述的介紹,希望大家也能正視內心的匱乏感,並建立起自己的寬鬆喔~
[…]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窩在家。今天想聊的這本書叫做”從容心態”。這是繼上次介紹了“匱乏經濟學“後,再一次讀到關於”匱乏感”這個主題了。但”匱乏經濟學”主要以金錢短少來看待匱乏感造成的問題,而這本”從容心態”則強調時間匱乏感的影響及如何改善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