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筆記 – 讓人自由的紀錄

book cover of take note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窩在家。
今天要留下筆記的書,是一本教大家筆記、讀完有做筆記衝動的書,巨人的筆記。窩在家其實就是我個人的筆記,抱持著自己領悟到、學習到的東西,想和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一起討論的心情發布公開。我自己的筆記方式,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轉變。從之前隨手寫在眾多的筆記本裡(沒錯,我是文具愛好者…),到為了能有效率發布學習了筆記軟體,然後又為了讓筆記更有組織、更能激發想法和創意不停地修改整理筆記的方法。一路走來,儘管部落格乏人問津,但我自己收穫滿滿,更開心的是從中發現,原來有人跟我一樣,對於留下一些紀錄很著迷。

本書的作者是韓國教授,教導紀錄學。我以前一直有個感概,總覺得人類流傳下來的智慧好少。我捫心自問,到底對自己的爺爺奶奶知道多少,他們有什麼人生歷練、習得了什麼智慧,其實我能知道得真的好少。如果他們有留下紀錄、日誌等,也許就能藉由研究、閱讀這些,多了解他們一些、學到一些他們累積的智慧、少走一些冤枉路,就和閱讀偉人名人的傳記一樣。如果能不限於親朋好友,每個人都能交流經驗和智慧,我們人類一定能發展得更好、幫助更多人過得幸福。這就是我經營這個部落格的初衷。

筆記是紀錄的根源。基於時間不夠、談話對象說話速度太快等原因,倉促記下來的東西叫作「筆記」。把這些東西拼湊在一起,加以統整的則叫作「紀錄」。換言之,紀錄可說是妥善整理我們日常筆記的行為。

紀錄帶來自由

作者說,這個記錄方法,能帶給大家自由。我思考了很久,自己的理解是:記錄的過程,需要彙整資訊,然後透過思考,內化成自己的見解,最後用摘要的方式留下紀錄。作者還強調紀錄,要經常檢視、閱讀,並再度記錄下新的想法。所以我認為,透過這種整理、思考、內化、記錄的步驟,我們會清楚地看到並認識自己。一旦能真正認識自己,便能透過有意識的選擇、並擬定方向和步驟,來創造自己的人生。如此一來就能成為人生的主人,所以才有自由。

缺少了這些步驟的人生,是未經檢視的生活。任由社會、父母等其他人為我們制定方向。因為從未釐清自己混沌的想法,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追求什麼、需要什麼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滿足、不知道何去何從。這樣的人生,儘管生在自由的國家,看似有行動、言論自由,卻只是機械性的存在。生活不是自己揀選的樣貌、過著不是自己想過的生活,這的確沒有自由可言。

作者又說:「享受自由的前提是「有能力」。」如果沒有能力去做到某件事,代表沒有那方面的自由。例如沒有情緒調節的能力,只是被動地、無意識地在某種情況下就會發怒。這種人就沒有自由表達、展現情緒的自由。藉由紀錄,我們可以檢視自己固定的行為模式,看到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什麼”心理迴避”,然後才能制定出策略,幫助自己改掉壞習慣,矯正困擾我們的問題。不受習慣制約,自然也就更能做個有意識、更自由的人。

一個人能做什麼,決定了他是否自由。換言之,享受自由的前提是「有能力」,無論是心態、態度、技術都好。唯有學習、成長,我們才能獲得自由。

再者,當紀錄能以有條理、能快速閱讀、能方便取用的方式存在,我們才能夠自由地運用這些知識、想法和思考。否則需要的時候想不起來、要用的時候找不到,儘管寫下來了,卻雜亂無法讀懂、更遑論能激發創意和更深層的思考。這樣儘管有書寫和存放的自由,卻沒有使用紀錄的自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認清自己是誰,過著怎樣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型態又是什麼,看看自己的真實欲望。原本模糊的自己將會逐漸清晰,想法也會出現轉變。千篇一律的疲憊日常有了意義,便有可能活出自己的樣子。認識自己的真實欲望後,就會變得自由。

記錄帶動思考,思考才能成長

做記錄,如同上述需要彙整資訊、思考、內化後,以摘要的形式留下紀錄。這個過程本身便強化了思考的步驟。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然後把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化),是寫不出摘要的。有了思考的過程,許多可能便由此而生。

相較於在筆記本上記錄,我其實更看重在腦海中找出重點的過程。這是因為,無論你想記錄的是思考、閱讀、對話,皆須摘要。記錄任何事情前,都要說得出重點與對自己有益的內容才行。

如果有記錄自己行為、想法,我們便能看出自己的生活過得如何。是否有將時間、精力用在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上?目標是否有明確的計畫和步驟?是否給計劃預留了足夠的時間?每天的進度如何?等等。藉由紀錄,我們能看出自己的欲望、行為模式、能力、甚至是深層的信念。拜倫凱蒂的inquiry也是一種紀錄,寫下當下的想法、感受和期待,並逐一檢視其真實性和必要性。當想法隱藏在情緒後面時,我們被大聲嚷嚷的情緒牽著走,無意識地進行反應行為。思考然後寫下來,我們才能看著白紙黑字,拿走情緒的大聲公,看清自己的深層信念,如此才能放下這些想法繼續前進。

資料處理、蒐集和學習需要大腦專注,然而,在這個專注後,放鬆心情、讓大腦轉換到發散模式,才能迸發出創意。如同”一如既往”一書中提到,看似無所事事、缺乏效率,其實可能是最有價值的時間。作者提出的紀錄、再紀錄、持續紀錄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仔細地思考後紀錄、分類,然後不是歸檔從此再也不見天日,而是要時常閱讀、檢視紀錄。這中間我們會紀錄更多的學習、對話和思考,再次檢視這則紀錄時,不僅素材增加了,也經過了時間的醞釀,這時候要再次紀錄、評價紀錄並揀選能應用的,就能不斷提升紀錄的內容。

經常閱讀、檢視並再紀錄,能激發聯想和創意,讓留存的紀錄能達到連點成面的功效。紀錄本身不僅提供了創作的素材,透過連結這些紀錄,往往能迸發新的想法和創見。這也是大名鼎鼎的「卡片盒筆記」提倡的方法。卡片盒筆記法強調連結,善用每則筆記間的關聯性,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利用留存的卡片紀錄作為創作的基石,每次的寫作都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這些他人的見解,延伸出自己的見解,最後連結成新的創作。用「打造第二大腦」的說法,筆記像是列島一樣提供了大綱,創作則是連接起這些島嶼。

各位一定要養成隨時思考的習慣。內化、記錄某件事後,也要時常在必要時刻拿出來用。思考、內化、記錄,這三者將為彼此帶來正向影響,實現螺旋式的成長

紀錄的方法

作者對於學習、對話、思考、日常和工作五大領域都提供了記錄的方法,請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仔細研讀,找出適合自己並能確實執行的方式。

簡單來說,在接受到資訊的當下先筆記關鍵字。書中有一些範例,我個人覺得作者所謂的關鍵字,並不是真的一個字而已。而是盡量簡短、有效地表達這則資訊。利用作者所謂的「瞬間思考」,想想剛剛接受的訊息是什麼、如何用最精簡的方式筆記。一定的時間後,例如讀完整本書後、離開談話或訪談現場後、開完會或下課後、或是一日將盡時,經過思考、內化,理解這則資訊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處、我了解什麼,然後參考之前筆記的關鍵字,以摘要的方式,留下可供日後參考、閱讀的紀錄。

一段時間後必須回來檢視這些紀錄,並視情況進行評價和選擇,重新內化和分類,重新整理,並提升紀錄的內容。這個一段時間可以是每日進行當日紀錄的回顧,或是週末進行當週的紀錄彙整,或是月底和年底。唯有一再的重複,這些紀錄才能發揮上述的功用,不論是在認識自我、檢視計畫或激發靈感,如果不經常翻閱這些紀錄,便無法善用紀錄發揮功效。

這本書對於筆記的分類是以上述五領域來分。但我個人是覺得”打造第二大腦”那本書中,以筆記的用途來分類比較適合我。”這則筆記是書中讀到的,寫在學習筆記中”這種方式對我不是那麼直覺,反而是”這則筆記是用來幫助我提昇創作效率的”,歸類於創作的筆記本中,是我比較習慣的做法。並在這則筆記中,留下”創作”和”效率”這樣的標籤或連結,方便日後查找。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作法,善用筆記,讓自己越來越幸福、越來越自由。

紀錄很單純,不過是記錄每天的自己。只要把你的想法、經歷、感受等全都記下來,就能得知自己最重視的是哪些東西。統整它們後,留下來的就是紀錄。留下紀錄,人生就會變得容易。曾視為問題的事情從此沒什麼大不了,煩惱也都會迎刃而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