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專注在不變的事物

book cover of Same As Ever.

哈囉大家好,今天來談這本暢銷作家摩根.豪瑟的新書”一如既往”。他的上一本書”致富心態”是理財書籍中的翹楚阿,推薦給理財小白,他裡面實務操作不多,但是觀念正確最重要。

這本”一如既往”也一如既往地給大家很多很棒的觀念,不局限於理財,而是全面的、關於人生的各個面向。為什麼一個理財專家不寫理財書要寫人生大道理呢?我覺得其實這是因為財富只是結果。像摩根.豪瑟或查理 ‧ 蒙格這樣的人,其實都是對人生有相當深入的洞見,將這種洞見和對人性的了解運用在理財上,才造就了他們財務上的成功。所以這本”一如既往”不教你投資術,而是將心法告訴你。我一直相信人的身心靈是一起的,當心和靈提升了,身處的環境也一定會提升(除非是自願安處於貧困)。我們的外在人生只是我們思想和情感的投射(請見這篇:正向思考-吸引力法則),有個好腦袋就有個好人生。

這本”一如既往”包含了23件關於金錢、歷史、人性不變的事,每一篇都很好讀也是獨立的,我建議大家把書找來,每天讀一篇。不僅不到一個月就讀完一本很棒的著作,更可以幫你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不用照順序,也不用怕讀了後面忘了前面。這本書每篇都是獨立的,請自由地、盡情地享受吧。以下我筆記一些自己從書中思索到的心得,分享給大家。

穩定埋藏著下一輪衰退

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為什麼人類能登陸月球,卻沒辦法阻止經濟衰退?為什麼我們經歷那麼多次的衰退,卻還學不會如何避免衰退?答案就是人性。

經濟穩定時,人們變得樂觀。
人們變得樂觀時,就會負債。
人們負債時,經濟就會不穩定。
--明斯基的理論「金融不穩定假說」(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我繼續寫下去,就會增加幾個句子。

經濟不穩定,人們變得悲觀。

人們變得悲觀時,就會謹慎。

人們謹慎時,經濟就會回到穩定。

所以人性就是如此,經濟也就一輪又一輪地在衰退與繁榮間輪動。

不僅是經濟,許多社會的現象也是如此。作者接著舉了傳染病為例。傳染性疾病在歷史上不停地以大規模的姿態奪走人命。但是過去的半世紀裡,人類已經進步到能用疫苗和衛生習慣,讓許多恐怖的傳染病絕跡。而正是這樣長時間不見恐怖傳染病,讓人們產生了自滿心態和對警告存疑。

我自己身長在台灣,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小兒麻痺曾經席捲台灣,造成許多嬰兒潮的人死亡或留下永久的障礙。對於嬰兒潮的世代,他們想都不想就會堅持,醫生建議要打什麼疫苗就要按時打好打滿。但當我移居北美時,驚訝地發現許多人對疫苗心存懷疑和警戒。像是小兒麻痺、德國麻疹等等疫苗,他們居然會覺得這種疾病早就消失了,根本不用打疫苗。更有甚者,還有許多人相信,政府宣導打疫苗一定是圖利廠商或是藉此控制人民等陰謀論。

這種心態,當新冠肺炎影響全球時,就造成了歐美極高的染病率和死亡率。反觀台灣,沒有人抗議或不合作戴口罩的政策,全體國民連帶兒童都隨時隨地戴好口罩,甚至自主掃QR隨時記錄自己的足跡。除了本身有健康疑慮的人以外,疫苗也是排隊接受施打。與此同時,忘記傳染病可怕的部分北美居民,會抗議並抗拒戴口罩,並且發出疫苗陰謀論的聲音,甚至對疫情也認為是政府騙人的偏差思想。平靜會帶來風波。

這是個機率世界

如果有某件事情發生的機率非常非常小,當某一天這件事發生了,我們就會稱這為奇蹟或幸運。但其實,一切就只是機率。而機率的意思是,當樣本數夠大時,就會發生。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位女士中彩卷兩次的故事,中兩次獎的機率是十七兆分之一,乍看之下這機率小到不行。但是以美國而言,每週有一億人買彩卷,有人中兩次獎的機率就高達三十分之一了。這讓我想到,量子科學中薛丁格的波函數就是一種機率。依照波函數計算,量子有一定的機率能夠穿牆。而我們人類也是由粒子組成,所以人能穿牆也是個機率,只不過是個極小極小的機率。要是有足夠的樣本數,總有一次會有奇蹟發生,某人成功穿牆。(請參考:高手量子學)

在平凡人的生活中,奇蹟發生的頻率應該大致是一個月一次,要證明這項定律很簡單。我們在一天當中清醒而認真生活的時間大約是八個小時,而我們所見所聞的事件發生的頻率是一秒一件。因此,一天發生的事件總數約為三萬件,相當於每個月約一百萬件。--[7] Freeman Dyson, “One in a Million,”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March 25, 2004

奇蹟會發生,災難也一樣被機率統治而常常發生。加上媒體喜歡報導驚悚的內容,這就造成我們覺得”世界真動盪”的觀感。

其實世界沒有改變,因為壞事持續在發生,只是我們現在看見的壞事比以前多。
世界平均每十年崩解一次,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後悔與忌妒,完全沒意義

作者在第一章說了一個他自己死裡逃生的經驗,然後作者說:「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完全出於僥倖。」

我們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吧?某件事發生了,然後我們回想,驚訝地發現如果我做了不一樣的決定,這一切就會不一樣。然後我們會有悔恨和後悔,我們會說:「要是那天我…,現在就不會…。」好像只要改變那個決定,我們現在就會幸福美滿到永久。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作者做了一個決定不和朋友去滑雪,他認為那個僥倖的決定讓他逃過一劫。但那個決定是出自哪裡呢?會不會是小時候摔倒的經驗,讓他對於那個滑雪經驗心生畏懼才決定不去呢?會不會是昨天晚上某人在某地製造了噪音,造成作者睡眠中斷,今天感覺不那麼有精神才拒絕去滑雪呢?會不會…?可能有無限多,這一堆一堆的經驗造成許多感知到和不能感知到的想法和信念,然後做出那重要的決定。任何一個經驗改變,就可能造成想法和信念的改變,促使作者那天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我們也一樣,對於過去的後悔和悔恨,我們以為只要改變那一件事,就那一件事,一切都會不一樣。但事實是,每一件事有無數個經驗、想法、信念在背後支撐,你在當下經過腦中巨量的資訊交錯影響下,就是會做那個決定。

再者,你若改變一個決定,勢必會影響下一個事件的發生,然後劇情就會變得和你現在知道的不同,這就是電影”蝴蝶效應”的概念。我們在現在、此地,滿心悔恨地以為”只”要改變那件事,但卻沒想到,若改變了那件事,現在我們熟知的許多事也會改變。

這呼應到作者另一章寫的,我們常常景仰某些偶像,我們看到她們某一方面耀眼的成就。但當我們聽到他其他方面不值得效法的表現時,我們往往失望地過度批判這些偶像。就像許多人景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卻在聽到有人批評他喜怒無常、雞蛋裡挑骨頭時非常憤怒。但你怎麼知道,也許就是他龜毛的個性才創造出這麼棒的產品,也許就是他的情緒起伏,才讓他富有創造力。

創投家納瓦爾.拉維肯(Naval Ravikant)曾經寫道:
有一天我發覺,面對我嫉妒的那些人時,不能只從他們的人生挑選少數幾個面向。我不能說我想要這個人的體魄、那個人的財富、另一個人的性格。你必須成為那個人。但是,你真的想要成為那個人,對他們的行為反應、他們的欲望野心、他們的家庭狀況、他們的幸福水準、他們的人生觀、他們的自我形象都照單全收嗎?如果你不願意概括承受對方的一切,不願意全天候且全年無休、百分之百和對方交換,嫉妒就沒有任何意義。--Eric Jorgenson,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A Guide to Wealth and Happiness (N.p.: Magrathea, 2020), 144.

所以我們既沒必要後悔、也沒必要忌妒。會有這兩種情緒都是因為我們以為,可以只要某部分不要某部分。但那是不可能的。這世界的一切都是牽一髮動全身,一切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這本書真的寶藏滿滿,每篇都非常能激發新的想法和靈感,所以我真心建議大家去把書找來讀。不僅讀過一遍,更是要放在床頭,在人生卡住時拿起來翻閱。相信你一定能發現許多有幫助的內容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