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vs 靈修

Photo by Aaron Burden on Unsplash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窩在家。今天想來聊聊我最近學習的方向和心得。如同前幾週誠實地告訴大家,我有脾氣暴走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開啟了一連串的閱讀,也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好書。但這個閱讀過程中阿,我會不停地思考和對照,到底心理學家寫的書,和靈修老師寫的書,有什麼不同或有什麼相似。他們提供的方法又是如何相似或是否可以互補。今天這篇這是要來寫下我的心得。請大家注意,Joy沒有心理學文憑或心理醫師訓練和執照,這裡分享的文章純粹是個人理解和心得,如果有錯誤請大家指正。如果有需要請尋求專家的協助。

心理學

其實我本人十幾年前就曾有一波大量閱讀心理學書籍,但那時候對心理學很排斥。因為那時候市面上的心理學書籍很偏向學術,比較少像今天一樣那些寫給大眾的自我成長型書籍。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那時候想處理心理問題,往往就是僅此一招:探究過去。每本書都在告訴你,你今天會有這些感受、這些行為,是因為過去某個時刻,你曾經遭受驚嚇、委屈、或需求沒有被滿足。整個心理療程似乎除了找到這個起因外,沒有其他可以做了。

這有幾個問題。首先是找到起因後又怎樣?佛洛伊德假設只要知道原因,你的感受和行為就能自動矯正了。如果還沒矯正,那就繼續挖掘。挖不到?一定是你忘記了,深藏在潛意識中,繼續挖、挖深一點。甚至到了會在引導下創造出假記憶的地步。另一個問題是,就算真的給你找到起源好了,在無法提供有效的應對方法下,埋怨別人、責怪別人成了唯一可以做的事。”我會變這樣都是她的錯!”然後就沒了,關係破裂,你還是一樣受苦。

所以那時候我路線一轉,到新世紀、靈修、佛學的領域去找尋解脫之鑰。

但現在的心理學領域已經非常不一樣了。許多醫師和心理學家針對上述兩個問題,設計了許多療法,經過數十年的檢驗,是非常有成效的。這些療法裡今天要提出來說的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和”接受與承諾療法(ACT)”。這兩個療法其實還是需要一些挖掘內心,但不用一路挖到盤古開天去,只是要察覺是哪些想法會造成那些感受,進而促使哪些行為,最後造成問題的就好。CBT告訴大家,找到想法後,可以轉念去改變想法,並且設計新的行為來根除有問題的行為。而ACT則是說,找到這些信念後,請退一步,明白自己與信念或想法,並非一體。你不是你的想法,所以你不必照做。請依照你選擇的價值觀來行動,而非依照這些想法和信念驅動應對。

痛苦解脫

心理學和靈修有個不同在於,心理學叫我們照顧好我們的需求,需要被尊重就不要容許別人踐踏。需要空間、時間就要表達需求,請別人尊重、或滿足自己的需求去創造時間空間。他們叫你不要壓抑,不要委曲求全。

而靈修則在於請你看清楚,你所謂的需求,都是一個故事,一個標籤,一個自己塑造的形象。根本沒有需求,根本沒有你需要滿足這個需求。這不代表你就成為腳踏墊,這代表你不用捍衛或滿足或要求別人尊重這些需求。

當然,這兩者無法這麼簡單的一刀兩邊。從上面簡短的介紹ACT也可以看到,這個療法鼓勵大家和自己的想法分離,採取一種超然的態度,看到想法和感受不過是過眼雲煙,來來去去。有一個一直存在、如如不動的我存在。一旦能看清想法和我並非一體,就能跳脫無意識地照想法行動的慣性。這和靈修中,看清小我自我,不過是一堆想法和信念的組合,並不是真正的我,有一樣的效果。

在心理學裡會請你分享過去的經驗,目的在於找出一個脈絡、一個重複的模式。什麼情況讓你感到特定的感受?藉由認知到這個引爆點,我們可以去對這隱含的想法進行轉念,或是去設計完全相反的行動。打破信念引發感受引發行動,最後一直受困於行動的狀態。這就是CBT採用的方法。這個轉念的方法,在大膽行動一書中,作者盧安娜博士說是想像你最好的朋友會說什麼。這與拜倫凱蒂的The Work有很大的相似處,都是藉由自省來看清想法的虛無不實,進而跳脫想法的控制。

以我的憤怒狀況為例,經過一些觀察可以發現,只要有人逼我做不想做的事,或是打亂我做事的節奏,我就會生氣。生氣的底下,是被逼迫的反抗,還有時間、自由被剝奪後的不舒服感受。為什麼要在這時候逼我必須停下手邊的工作?為什麼我必須現在開始煮飯?我被逼迫做某事,於是我生氣。

有些心理學的書會告訴我,對自己的時間有掌控是我的基本權利,我不該委屈自己,應該跟身邊的人溝通我的需求。但我個人覺得這很雞肋,世界上很多事是沒有辦法照自己的心意發生的。我們無法控制非常多的事,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怎麼去看待和解讀這些事。

於是我可以從這邊去探究更深一層的信念。我的憤怒有可能是因為,相信我必須為自己的成功負責。所以當別人逼我做其他事,我就沒有時間和自由朝自己的成功路邁進。

那我現在看到這個對失敗的恐懼,就可以去運用CBT的方法,與其發飆開始生氣,我會離開現場等自己冷靜下來,同時明白我並不會因為一些分心就變成失敗的人生。也可以運用ACT的方法,明白這個”我沒有時間實現自己的成功”想法,根本不是我,所以我不必相信它因而升起憤怒。我只要照著我的價值觀,平靜,去反應並採取行動即可。

又或者我可以採用凱蒂的inquiry,”我需要時間來努力,我必須對自己的人生完全負責”,真的嗎?(詳細的inquiry方法請參考拜倫凱蒂的書一念之轉,或這篇文章分享)。我更可以用傑夫‧福斯特的接受觀念,明白失敗只是我體驗到的一小部分,只是生命的一部分,無論失敗還是成功,都不是真正的我。

總結來看,靈性教導和心理學都一樣,試著幫助人們不再受苦,只是方法不一樣。

靈性教導有傑夫的接受,接受那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一切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接受,還有拜倫凱蒂的方法,檢視你的信念和想法。心理學在這裡有重疊,”大膽行動“一書裡教導了從朋友的角度看自己,這就包含了接受和轉念。而”不快樂,也沒關係“一書中,則告訴我們自己並不是那些想法。早期或傳統的心理治療,會去挖掘出了什麼情境造成了某信念。的確有時候,如果能透徹地看到是什麼信念造成這種令人痛苦的狀況,那麼有可能在理解的一瞬間看出這個信念的不合理,然後能從這個控制擺脫出來。但如果無法馬上解脫,一些引導式練習例如CBT或ACT療法,讓自己長時間地靠習慣扭轉信念和行為,是很有幫助的。心理學,也如同靈修,有頓悟和也有漸悟阿~

重點在於你找到心靈平靜了嗎?

到底是要採取靈修的路徑還是心理學的路徑,就看哪個有用,哪個讓你的心平靜下來。我個人覺得不必硬要壁壘分明的採取其中之一,秉棄另外一方。同樣地,到底該說”我接受負面,因為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還是該”努力練習轉念或CBT和ACT療法”,也是因人、因議題而異。去試試看、去練習、去體會。造成人生受苦的原因太多,又怎麼能期待有個萬能的解方呢?

譬如說我相信我不能改變他人,所以我只能改變自己。基於這個信念,我對自我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讓我無止境的疲累。改變自己,是為了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生活。如果變得更累,生活沒有更好,那麼就必須改變方法,看我能不能接受不夠好的我?能不能接受常生氣的我?如果可以,工作就結束了。如果不行,就必須再進一步地挖掘出更深層的信念或恐懼。我的時間真的是我的嗎?我真的需要時間才能成功嗎?我真的需要成功嗎?如果我能放手,代表接受我沒有控制,也許這樣我就能獲得自由。

所以到底要接受還是要挖掘,取決於你是否能接受,接受後問題是否不見了,你如果能接受問題,那就不再是問題,也就解決問題了。若是不能,那麼再多一點挖掘,然後看是否能接受或轉念,沒改善就繼續。生命總是給你邀請,邀請你去看自己逃避什麼、自動化什麼。

靈修之路

看到這裡,相信已經能明白,靈修之路部分其實和心理醫療一樣,目的都在免除受苦。但靈性的道路還走得更長一點,除了找到免除個人受苦的方法外,還更走到合一和講求靈性的路上去。這也是榮格和佛洛依德分歧的重點。

不論是上述的哪種觀點和療法,都還是著重於如何讓”我”免除痛苦。但靈修在某個時刻,會來到明白”我”不存在,無我,所以當然也沒有”我”在受苦。或者也根本沒有”痛苦”和”幸福”,這只是兩個我們貼上去的標籤,正因為貼了這兩個標籤,用來審視生命,才出現了痛苦和幸福的感受。看到了我們所謂壞中的完美,接受壞進入我們的生命。而心理諮商和治療還是希望去壞求好。對我們腦中的想法、和對自己的看法也是一樣。如果這個想法對你有益、對生活有益,顯化出非常美好的生活,你想相信這個想法,在心理學甚至是相信運用吸引力法則都是沒問題的。但靈修到後來,會帶你看到只求好排斥壞,所造成的缺憾和無法完滿。於是會捨棄好的想法和信念,捨棄心想事成的能力,一起只臣服於Thy will be done。這個議題,歡迎大家參考我其他”靈的自由“的文章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