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歡迎來到窩在家。
今天要來聊的這本書阿,老實說我沒有特別喜歡。不喜歡的原因除了不適合我目前的需求,讀完沒有什麼感動外,最主要是有些觀點我本人不是非常贊同,這些會在下面討論到。
但是,這本書也提到一些我覺得真的很重要的理財觀念。所以寫這篇來和大家聊聊,也許有些我不贊同的地方卻是剛剛好你需要的~
不要管過去如何,今天開始做就對了!
這本”和你的錢對話”在前面花了一些篇幅說明原生家庭對你金錢觀的影響。我本人其實對這種通通怪給爸媽的說法不是很贊同。爸媽和現在的你一樣迷惘,他們不是生下來就知道一切。所以儘管他們處理錢的方式和態度造成一些對你的影響,但你是個成人好嗎?你決定自己穿什麼,你也決定自己怎麼對待錢。如果你有心改變自己的生活,第一步是負起責任。怪任何人都只是拖延你邁向成功。
接下來這本書邀請大家認清自己的理財習慣,老實說除了不要太偏激外,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你的理財觀是趨向存錢或花錢、是喜歡買物質還是買經驗、是注重質還是注重量,其實都好,重點是不要偏激。存錢型的人不要死命存,花錢型的人不要花光光。
所以其實還是老話一句,存錢、有計畫的花錢、投資。花了這麼多篇幅搞清楚你對錢的態度是哪一型,其實跟上面說要搞清楚你爸媽對你的影響一樣,都不是那麼必要。我們人類往往以為世事都有因果關係,要改變果要先找到因,但那並不全對。不管清不清楚原因,最後都一樣是要執行預算規劃、學習理財觀念和工具,才能踏上財務健全的路。
債務是一隻大野狗,能成為你的好幫手也能吃掉你
作者的財務教育機構強調不要負債、不貸款、不用信用卡。作者說:「沒有所謂的好債。」老實說這是我最不贊同的。
債務,是槓桿的一種形式,像是一隻慓悍的大野狗。如果你能馴服牠,他會是你最好的幫手。如果不能,他可能會吃掉你。
如果你的學貸能帶來很棒的工作,薪水和學費呈現很棒的報酬率,那麼與其花好幾年打工存學費,去辦理學貸然後投入工作會是更明智的做法。(關於薪水和學費的分析請看這篇改變看錢心態,最快積累千萬資產的財務自由實踐版。)又或者你的大部分存款已經在股市中投資全美指數幾十年了,提領出來買房不僅會中斷複利,同時也是殺掉下金蛋的雞就沒有賺錢小分身了。這時候辦理利息2%的房貸就非常合理。但你要清楚自己每月含本利共要付多少錢,而你能不能負擔。
理財,是教你怎麼用對的工具管理自己的財富,不應該是教你完全避免使用有危險性的工具。與其永遠不准小孩拿剪刀,教他如何正確使用剪刀或小刀,才是正確的心態。
好啦,來談談好的部分吧~
寵溺行為和過分死板就是逾越界限
Joy的舅舅是小兒麻痺的受害者,從小我就看著我媽和阿姨們對舅舅不停地金援。這不僅造成我們並不富裕的家庭負擔和衝突,更糟的是我舅舅這輩子從沒真正的”靠自己站起來”過。
本書的作者指出這種不停地金援就是寵溺。被支援的人”永遠沒有機會從錯誤中學習…永遠不會學會為自己做決定…這都是妨礙對方成為成熟的大人,因為你奪走他們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
對於理財的觀念和能力,我們能盡力提供支援和幫助,協助需要的人開始走上坦途。但是過分的包容和寵溺,不僅沒有實質益處,更是大大幫了倒忙。
Joy在這裡分享的理財觀念也會和身邊的親朋好友談起,但也明白我永遠不能控制別人改變思想和行為。所以對於親友的經濟需求,秉持著兩個原則:
1. 救急不救窮。急難救助,但絕不提供金援生活甚至享樂。
2. 前債未清莫談再借:不論前面的債多寡,就算只有兩百塊,沒還清就不可能再借。借錢是讓你渡過難關,難關一過請你理好自己的財務,還清欠債,並好好地重新開始。
預算,花錢的地圖
自從Joy寫了這篇文章:真相只有一個:”你根本不想有錢!!後,收到的最大反彈是:「照你這麼說,不能花錢,那賺錢還有什麼意義?」其實我在文章中也說了,不是不能花,是妳可以投資,你也可以有計畫地花錢。這裡就再次和本書合體來聊聊。
花錢當然可以,但要有計畫,也就是說儘管是花錢買不需要的奢侈品也沒關係,只要這在你的預算中就可以。你花錢沒計畫,看到喜歡就買,那你就是真的不想變有錢。
「買奢侈品也沒關係?」
對阿,你有這個預算就好。
預算,就是你知道自己會有多少錢進帳,然後妥善安排每一塊錢。你要是真心想變成有錢人,你必須安排存錢和投資。你要是想享受你辛苦賺到的錢,你必須安排要買的東西或享受的經驗。你要是有夢想,你必須安排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需要的資金。你要是很沒安全感,你必須安排一筆足夠的緊急預備金。你要是特別享受別人羨慕的眼光,你必須安排有這筆錢去買別人會羨慕的東西。
懂了嗎?這裡的關鍵是”你要什麼?”
應該沒有人會說「我就是要花錢,不開心也要花。」吧?花錢,無論怎麼說,都是你”以為”會讓你開心才想花吧?
那你要認真的思考、甚至測量、觀察和紀錄,到底什麼會讓你開心。
到你認為別人會羨慕的餐廳用餐,臉書貼文完多少人按讚?你為了這些讚開心多久?
為了展現你的品味和別人的誇獎買下的包包或衣服,有多少人真的注意到了然後真心稱讚?你開心了多久?
這些來得快去得快,所以人們普遍馬上追加,趕快花下一筆錢好獲得更多讚。如果你要這個,沒問題,編列好預算多久吃一次有名餐廳,多久買一個新包或新衣服。這是你要的,有錢的平靜和喜悅不是你要的,計畫好不要讓自己入不敷出就好。
但如果你有夢想要實現,你想來趟希臘藍海放鬆之旅,或是你想學一項技能好轉職從事你熱愛的工作,那你必須編列預算存錢。如果你想退休,那你必須編列預算存退休金和聰明投資你的退休金(不然會被通膨吃掉)。
知道你要什麼,然後有計畫地去實現。光是知道自己有控制權、一切都在掌握中,就能讓你快樂、有信心許多。
奉獻會改變你
作者說:「唯有把金錢當成工具,而不是主人時,你才有真正的財務安定。…奉獻這個機制幫助你了解真正的安全感。」
老實說,我看過很多人奉獻是出於害怕,而不是出於愛。這些人奉獻希望獲得作者所謂的安全感,但卻沒能有根本的改變。這些人奉獻金錢或時間,是因為身為教友遵守奉獻十分之一的規定,「這樣才能確保天堂有我的位置」。或是其他宗教的人會認為「這樣才能累積好的陰德」。
但如果你能藉由奉獻,看到你真實的想法和恐懼,那麼奉獻這個機制就能幫助你。我不會像作者一樣用基督徒的”交托”觀點叫你奉獻,好像催眠一樣不停地強調只要相信神你就會願意付出,因為你知道自己也被眷顧。但我會說,如果叫你無償付出,你覺得很困難,那麼這裡有可以讓你成長的工具。
譬如說Joy自己也是個沒有定期捐款的人,但我定期在社區圖書館擔任志工。從這裡,我可以看到我是個缺乏動力去幫助”看不到”的人。捐款給我自己沒參與、不了解的機構,讓他們去幫助他人,我總是很無感。但在我常常跑的圖書館服務,我一做就是十年。
最近,我發現臉書上會有慈善機構的貼文和影片,看到某些機構的志工描述幫助獨居老人的影片,Joy馬上熱淚盈眶,立馬掏出信用卡。但這些舉動真的有幫我擺脫對財務的不安全感嗎?沒有…。但我的成長,在於我發現如果我花一些時間和心思,去了解這個機構在做什麼,去和志工聊聊,去和受助的人聊聊,我就會有出手奉獻的動力。所以,我必須主動去了解,不能待在我的小世界裡然後任性地說「我就是不知道這麼做有什麼意義。」意義,做了才會看到。而不是看到意義,才去做。
好囉~ 談了這本書我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也聊了許多我自己的見解。老實說這本書的宗教意味頗濃厚,對這個感冒的人請在拿起來前三思。這本書最適合目前有債務、想擺脫財務壓力的人,書裡介紹的滾雪球清除債務法雖不是最棒的,但是可以參考。那如果你是已經有一些財務知識,正在積極的擴張財務狀況,這本書對你就沒有什麼用。書名雖然說幫你擺脫財務恐懼,但我覺得作者指出很多恐懼,卻沒真正有效幫你擺脫。
流暢易讀:★★★★★
內容充實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