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歡迎一起來窩在家。
這是2025的第一篇,我想來聊這本對我非常重要的書,不再試著修補生命。這本書也是好幾年前讀過,但不太能理解,也沒能有很深的感觸。偶然機會下,在Audible聽到這本書的英文版有聲書,越聽越有興趣。有聲書是作者自己口述,英文版經過重新編輯,和有聲書不盡相同,中文版則是英文版的翻譯。我這次是聽了有聲書和閱讀英文版,感觸非常多,想和各位好好地聊聊這本書。
和現實作戰
佛陀因為想搞清楚:「人為什麼受苦」而出家,這應該是每個人的根源大哉問。我們到底為什麼會有痛苦,如何避免?一旦你認為某個東西或人能讓你免於痛苦,你就會傾盡一切力量試圖去找到他,並不計代價地保留他。作者在本書的一開頭就說明白,人會受苦,是因為不接受現實,與自己和現實宣戰。
不論你認為是財富、健康、成功、伴侶能讓你免於受苦,你都認為你必須擁有這些,如果你現在沒有,你就在受苦。但現實就是你現在沒有,於是我們和現實宣戰,要改變這個現實。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必須變成某種正面、某種形象的人,才能永遠地免於受苦,那麼當我們發現自己內在有不受歡迎的特質,我們就和自己宣戰,奮戰要改變自己。
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不對,人類就是會不滿,然後努力改變,才能一直進步。努力進步、改善等都很好,重點在於心理狀態。心裡是因進步而喜悅,還是因著急而焦慮。如果能因進步而喜悅、享受一步步朝目標前進的過程,就沒有所謂的受苦。所以作者說,”不接受”是受苦的源頭。如果能接受現實,雖然仍努力改進,但心中卻能免於受苦。
環境不會使我們受苦,我們對環境的反應才是苦難的來源。只有當我們尋求、想逃離當下時才會覺得痛苦,而這麼做的時候,我們把自己和生命隔離,不僅和自己的內在,也和他人打架
不再試著修補生命
我是誰?
既然”不接受現實”是受苦的原因,那麼該怎麼接受現實呢?作者說,這不是該怎麼做的問題,而是該明白你是誰。
作者大量運用了海洋與海浪的譬喻。每個在生命中發生的人、事、物都是一個海浪,看似不同,實質相同。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海浪、每個你意識到想法也是不同的海浪、甚至每個感受到的情緒都是海浪。當你沒能明白自己是誰時,你以為你是一個獨立的海浪,所以你會問如何去接受別的海浪。如何去接受一個意見不同的人?如何去接受不盡如己意的現實?如何去接受身體的病痛和心裡的傷痛?都是以為你是一個海浪,而你在問如何接受另一個海浪。
或者我能說:「我就是每件事。」所有生命的浪潮就是我本身。
不再試著修補生命
但事實上,你不是海浪,你是海洋。或者說那些現實中的人事物,都是浮雲,而你是天空。你是這個廣大的存在。海浪只是海洋的一小部分,浮雲只是天空的過客。如果你能認知到你是這個更大、更開放、更廣闊的存在,而不是只是一個小海浪或一朵小浮雲,你就會明白,接受早就已經發生了。
最深層的接受
一旦能明白我是誰,就明白一切海浪或浮雲,都早已被接受。海洋無法看著一個浪,然後排斥它、盡全力要去躲開它或避免它、也不可能趕走它或改變它。那個浪已經出現了,才會被海洋感知到。而那個浪能夠出現,是因為海洋已經接受它會出現的事實。
也許到這裡你還是會掙扎,海洋當然能接受海浪,海浪又不會傷害海洋。我無法接受某人、無法接受病痛,因為這些會傷害我。作者在這本書中,引導大家,先不要去貼上”我在被傷害”的標籤。當疼痛發生時,只是靜靜地與之存在。那是什麼感覺?如果你說不舒服的感覺,那麼你還是已經貼上了負面的標籤。那個皮膚底下的感覺,只是一個感覺。如果我們不貼上任何標籤,只是讓它存在,沒有目標、不期待它離開、不奢望它改變,就只是與之存在,那就只是一個感覺,和平常時候沒有特別的感覺一樣,都只是個感覺。
所以可以得知,會傷害你的不是那個感覺,不是你看到浮起的那個海浪,是你貼上的標籤在告訴你一個編造出來的故事。你在這個感覺升起時,貼了一張疼痛的標籤。然後你又學習到,疼痛與生病有關。所以你開始擔心,你開始焦急地想除去這個感覺。現實是你有這個感覺,你開始和現實作戰,希望能贏得勝利驅逐這個感覺,這就是開始受苦。當然,這不是告訴你別看醫生別吃藥。而是在你心底,在看完醫生吃了藥後,平靜地明白這只是一個浪升起,你完全不必驅逐它、憎恨它,因為你是海洋,儘管有種不是常態的感覺升起,這個浪傷不了你,它只是你的一小部分,它來來去去。
我是暴風雨之中的寧靜,我不和它對抗;我是容許暴風雨經過的開放空間。我不怕它,不是因為我強壯或勇敢,而是因為我知道暴風雨就是我。它威脅不到我,所以如果它要來,就讓它來吧。
不再試著修補生命
Joy曾經長期深受自體免疫疾病的困擾,皮膚經常又腫又癢又痛。剛發病時,我深刻地體會到內心的焦急反而才具備更大的傷害。當時我瘋狂的搜尋資料、安排檢查和門診、探訪不同領域的醫生。那種面對未知的恐懼,及失去控制的焦慮,讓我的情形每況愈下。直到慢慢地,我接受了現況。我當時想:「好吧,我累了。不管這是什麼毛病,我已經做了所有我能做的了。與其焦急地和這個疾病奮戰,我寧願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現在,我還是不時地會發作,只是我盡量在疼痛和不適間,繼續過著我的生活。這感覺像是感冒,你知道只要睡個幾天就好了,你就不會太擔心。如果對於一個病痛,我們能放下推走它、逃避它的執著,那麼對於生命中的其他人事物或情緒,我們也能做到與之共存,卻不被它打擾。
追尋完整
如果不明白自己是誰,我們就會抗拒、排斥、逃避某些生命中的面向。我們不要悲傷、不要病痛、不要寂寞、不要求之不得。用盡一生的力氣,去逃避生命中的某些面向。作者說,我們就是生命、就是海洋、就是天空。生命是一個偉大的集合,而我,就是這一切。當我們抗拒某些部分,我們就無法感受到完整。於是,這個抗拒衍生出不完整的感受,最後導致了我們永遠在追尋。
人生中驅使你去做一切事的動力,就是追尋完整。努力賺錢養家,為什麼要有快樂家庭?因為我們以為家能完整我們。追求社會地位,因為我們認為有地位被尊重,我們就能不再感受到心中的空虛。投資賺大錢,因為我們以為有錢就能感受到滿足。但這一切,都是為了排解你心中不完整的感受。而那個不完整,來自於你抗拒、排斥、迴避太多生命中的面向。
如果你就是生命,是一切全部,生老病死都是你、婚喪喜慶都是你、成敗也是你、喜怒哀樂都是你。那麼只想留住生、婚喜慶、成功、喜樂,然後努力排除老病死、喪、失敗、怒哀,就如同你只想留著左半邊身體,不認同右邊的身體,你怎麼可能會感覺完整呢?我們以為只要更多的正面、更少的負面,就能永遠幸福快樂,完全是費盡力氣卻搞錯方向。到頭來,原來只要接受,接受了負面,擁抱了那些我們抗拒的,就能感受到我們一直追尋的完整。
自生圓滿
如果我們沒認清自己到底是誰,我們就會開始追尋。如果我認為伴侶才能完整我,那麼我就會賦予那伴侶極大的力量。如果他離開,我就注定破碎、永遠感受不到完整。所以我必須拿出最好的一面,意味著我必須讓自己不夠好的面向隱藏起來。意味著我在關係中不能做自己,我必須是他喜歡的樣子,我必須做他喜歡的事。我,就很難認同成為那、海洋、意識、神、生命,而必須認同為一個人、一個浪花、一朵雲,因為必須排除某些部分。
伴侶、金錢、權力、家庭、開悟、成癮,這些都是我們誤以為能完整我們的事物。我們追尋這些,然後隱藏自己。在某個瞬間,我們能感受到完滿的喜悅,於是我們以為自己找到了。在遇到迷人的對象時、在升官加薪時、在剛滿足癮頭時、在看到初生的寶寶時,我們有了一陣子的心滿意足。所以我們以為是那個事物完整了我們。其實,那個瞬間的滿足感,讓我們停止了追尋。停止追尋的我們,停止要更多這個、停止抗拒排斥那個、停止假扮成某種人,於是我們感受到了完整。那個完整並非來自於你找到的人事物,而是你停止排斥抗拒,於是你感受到自身的圓滿。
然而,那些人事物只帶給你暫時的滿足,滿足感過後,你又開始貼標籤,要這個不要那個,你又感受不到完整了。滿足也是生命,匱乏也是生命。如果能安住於匱乏,感受到匱乏,卻不抗拒、排斥,不動作、不反應,如同你感受到滿足的那一瞬間一樣,明白再也不需要追尋、假裝,你一樣能在匱乏中感受到完整。你本身就是完整的,自生圓滿,不需要外求。
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是,接受那不能接受的自己、接受那抗拒的自己、接受那依然在貼標籤、依然在追尋的自己。我們常常學了一個觀點,然後努力去改變自己。改變沒問題,但不用氣急敗壞地和自己宣戰。如果發現自己無法接受某個人事物,請接受這個不能接受的自己。雖然明白這一切的道理,卻還是無法放下追尋完整,請接受還在追尋的自己。明白,一切早已被接受,才能顯化在你的意識,你早已接受了這一切,一切早已完滿。
結語:
這本書的許多觀點,都和”停止你的內在戰爭“那本書非常像。只是一個是心理治療的角度,一個是靈性導師的角度。其實不管頭銜是什麼,都是在幫助人們離苦得樂。而兩本書都在說,成為完整的人、擁抱一切,才能活出人生真正的滋味。這也是為什麼榮格會說:「與其做好人,我寧願當一個完整的人」。
我也聯想到”大膽行動“這本書中,喬安娜博士指出我們都有慣性迴避,遇到問題時戰逃僵是我們的典型反應。而她教導的方法,則包含了接近,不要逃開這個不舒服的狀況,讓自己重新接受這個感受,然後才能跳脫慣性逃避策略。還有”不快樂也沒關係“這本書,告訴我們生命包含了快樂與不快樂,當我們願意接受不快樂,我們才能停下來,不再試圖追尋不存在的極樂、不再試圖逃避不快樂,我們才真正活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