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你的內在戰爭 – 真正地愛自己

book cover of stop your inner war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窩在家。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這本書叫做「停止你的內在戰爭」。不知道大家對於「內耗」這個詞是否熟悉。內耗本來是在工業上指”機器耗費能量卻沒有相對應的產出”,也就是說可能因為機器本身的摩擦力或功率太低,讓能量消耗和產出不成正比。應用在心理學上,就是指一個人的能量都用在內部精神和心理,導致沒有足夠的能量應付外在的責任和工作。這會導致過勞、心力交瘁或低成就等等的狀況。而內在戰爭就是一個主要耗能的活動。

為什麼會有內在戰爭

內在戰爭,就是我們自己打自己的戰爭。內在的”我”對於其他面向的”我”看不順眼,於是自我挑剔、批評和苛求。都是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執呢?因為自我極其複雜,有受他人影響的面向、有渴望自由自主的面向;有受過往習慣影響的面向,也有渴望發展出來的新面向。這些不同觀念、不同價值觀的自我,難免有衝突、對彼此有意見的時候,這就是內在戰爭。

我們常常以為消除生命裡那些「壞的」東西,剩下的就會是「好的」──以為去掉了擔心、無力、恐懼、煩躁,剩下的就是勇氣、力量、平靜、信心、熱情。
這種努力往往讓我們陷入了改變的陷阱,對自己發起一場內在的戰爭。

我很喜歡作者在這本書中的一個說法。作者提出,我們都忽略了內在和外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需要用不同的能力來面對和應付。外在的世界,用理性、效率等剛性方式去面對,用努力和行動去付出,往往能得到不錯的成效。但內在世界則完全不同,需要的是柔性方式。內在需要療癒或改變時,反而需要不努力、不用力、無為、輕柔、耐心等方式去進行。如果我們用頭腦去處理內在”心”所面臨的挑戰時,往往會給內在貼上”不夠好”、”不夠聰明”、”不夠有效率”等等的標籤。習慣於用頭腦解決、理解一切的我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接受了這些對自我的批判,然後我們會開始想擺脫、壓抑、逃避這個”永遠不夠…”的自我,這就開啟了內在戰爭。

舉個我自身的例子。小時候我很輕易就能拿到滿分,老師告訴我的母親,應該讓我跳級,才不會浪費我的時間。老師叫我去高年級班旁聽幾天,想看看我是否能跟上進度。坐在高年級的課堂裡,我感覺全班的眼光都瞪著我,這種額外的待遇讓我如坐針氈。我告訴老師和母親我不想跳級,要留在原班。過了幾年,我讀到一本書是關於一位十四歲就上大學的天才養成法。才理解到原來跳級是一件很不簡單、值得驕傲的事。好勝的我開始怪自己太膽小,這麼簡單就放棄了。往後的人生中,每當遇到我不舒服的情況,內在就好像分裂成兩派。一派會對我破口大罵,到底要因為膽小放棄多少事,另一派則用焦慮、擔憂和猶豫折磨我。我無法接受膽小的我、想簡單行事的我、想輕鬆一點的我,只要這些我出現,另一個我就會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逼迫我去接受面前的挑戰。結果自然是多年後,面對身心累積起來的病痛,必須投入更多的心力去調養和療癒。

當然,這個例子中,不能膽小逃避的信念是我自己加諸自己身上的。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許許多多這樣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和期許。但更多的,是不知不覺中養成的、習得的應對方式。努力用功可以得到所有人稱讚,那麼放鬆就在不自覺中變成必須壓抑的。真的很想放鬆時,需要放鬆的自我就和敦促自己的自我作戰。爸媽老師要我們學好數學和科學將來當醫生,那麼愛畫圖的我就是達不到標準的、不好的、不被接受的。有創造力的自我就和服從父母的自我開始作戰。被教導要堅強,那麼傷心就是不被允許的。真的傷心的情況發生了怎麼辦?壓抑、逃避、麻木就成了慣用的方法。堅強的自我向傷心的我宣戰。

寧願當一個完整的人

當我們把力氣都花在壓抑、逃避、麻木自己的需求和自我,哪裡有力氣去生活、去體會生命呢?一個讓我們疲於奔命的迷思起源於頭腦簡單的二元思考。我們的頭腦認為,懶惰相對於勤奮,簡單粗暴的二元分類。還有聰明相對於愚蠢,苗條相對於肥胖,這些都是一條線很明顯地區分兩極。我們的任務就是督促自己,從「壞」的這一極跨入到「好」的那一端,只要跨過那條線我們就能得到幸福快樂的人生。

問題在於,這中間那條跨過去就成功的線並不存在,永遠沒辦法達到了、擁有了,可以放鬆享受了。要勤奮不要懶惰,那是一輩子的督促。要聰明不要愚昧,那是一輩子的精進。要苗條不要肥胖,那是一輩子的節食和運動。只要你還在抗拒什麼,你就永遠沒有自由、永遠無法放鬆。

作者推廣的是「生生不息催眠」,我個人覺得就是自我肯定的一種方法。當心中有糾結時,代表你在對某個面向的自己宣戰。例如你在生媽媽的氣,但你覺得不能生氣,因為媽媽這麼辛苦把你養大,你不能對她有任何不滿。這種自我開戰,只會造成你因為壓抑和愧疚而更不舒服。這時候作者認為,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大的內在空間,我們不必排斥生氣的自我,而是歡迎並接納這個自我。允許自己生氣,對母親生氣並不代表你不愛她、不感激她。意識到我們有足夠的空間容納生氣、感激和愛,這一切都可以並存,都可以是我們。這樣一來,我們就不用排斥某個面向的自我,而能成為完整的自己。

下一次,在內心出現「我不夠好、我總是搞砸」的聲音時,不要斷開和內在那個「他」的連接,也不要嘗試去攻擊他,而是和他一起,對他友善。
你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呼吸放鬆,並安頓下來,去感受在身體裡哪個地方最容易感受到「他」的存在?把你的手輕輕地放在能量升起的那個地方,像觸摸最心愛的寵物一樣……把善意帶到那裡,對「他」說:「嗨,你好,歡迎……」把他邀請進來,聆聽他、理解他,給他一個內在的家,把你成熟的愛帶到他那裡,並且在這種連接裡待一會。
當這樣抱持著人性的感受時,生命的柔軟、流動,藝術般的轉化將會隨之而來。

每一種情緒或感受都有其功用。讓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憤怒,其實在保護我們,帶給我們行動和改變的力量。悲傷的情緒在提醒我們看清,什麼才是我們重視並珍惜的。就如同身體的病痛,是在提醒我們注意飲食、睡眠和運動,心理的情緒也在提醒我們照顧好自己的心。但如果我們養成逃避和壓抑的習慣,這些沒有受到重視的情緒得不到療癒,如同身體的疼痛得不到包紮治療一般,只能不停地反覆發作讓我們受苦。雖然我們被教導這些情緒是不好的、雖然我們不喜歡體驗這些情緒,但想要擁有美好的人生,我們就必須面對並接納一切。

想像你住在一間舒適的房子,唯一的缺點是這房子有個陰暗恐怖的地下室,總傳出奇怪的聲音。自從住在這個房子裡的第一天起,你就從沒有勇氣下去看看。這個家真的能給你滿足和放鬆嗎?被壓抑和逃避的情緒也一樣,如果你鼓起勇氣正視她、接受她,就會發現一切沒有那麼恐怖。接受放鬆並不代表你就變成懶惰、接受匱乏的感覺並不代表你就會貧窮、接受痛苦並不代表你會永遠好不起來。相反地,就像你終於鼓起勇氣拿著手電筒下到地下室一樣,你終於能修好那個滴水的水管,終於不再聽到怪聲,終於能在家裡放鬆。一旦你接受了你慣於逃避和壓抑的情緒,你反而能從中解脫出來,獲得心靈上的完整和自由。

你只能改變自己

這本書中作者用了一些他執業上遇到的案例,來說明我們往往認為某人有問題需要改變,其實真正需要改變的,是我們用以評斷這個人的信念和想法。對於這個觀念,我也在這篇”與現實爭鬥“中討論過,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

讓我心有戚戚焉的,是作者討論到有些人會背負原生家庭的包袱。一半的自我想要創立自己的人生,另一半的自我卻放不下爸媽,我們無法看他們受苦、無法放下他們。而我們需要從罪惡感中解脫,也需要有家的歸屬感,於是我們選擇和家人一起受苦,而無法邁向自己的成功和快樂。或是即使成功了,也因內疚感而無法享受快樂和幸福。

我自己深深對這種情況有感。面對爸媽有意無意的情緒勒索,既無法全力發展事業,也無法真心陪伴。明明知道,照顧好我自己是我的事,而他們要怎麼想、用什麼心態過自己的日子,是他們的選擇,我只能溝通,無法改變他們。頭腦明白,心卻依舊沉重,總是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選擇快樂、不選擇讓自己清明。作者在本書中強調,我們只能溫柔地對待自己,懷著內疚但接受那個內疚,先照顧好自己,我們只能療癒自己。我們能感受他們的受苦,但我們不用背負那份苦。以下這段催眠,我覺得很美,與大家分享。

我感受到你的痛苦, 也感受到我自己的。
我感受到我的真實本性,也感受到你的。
我帶著尊重去練習忍受你的受苦,不再將你的苦難背負在自己身上。

從排斥到有趣

另一個我很喜歡的觀點,是作者鼓勵大家用「好奇心」取代批判、排斥和野心。「這不是很有趣嗎?」而不是「不要、不可以、不好…」。當我們注意到自己的情緒起伏和波動、當我們發現別人有不同的觀點,用好奇的眼光來看待內在的情緒和他人的不同,而不是批判那是錯的、不好的、必須除去的。開啟一個更寬廣的空間,在這裡,升起的情緒不是負面的,而是有趣的,他不是一個你必須解決、排除掉的情緒。他是來這裡告訴你一些訊息的。在這裡也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他人的不同意見,那不是錯的,我的意見也不是對的,而是能有這種不同的角度,不是很有趣嗎?如此就有了欣賞和溝通,而不用爭執或說服。

生而為人,我們也無法給自己所經歷的一切一個立刻清晰的答案。因為,生命並不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生命是一個正在展開的奧祕。
一切都在變,那些對生命保持好奇,帶著覺察不停探索的人,才是生命的大師。

面對生命中的不確定,我們能不能接受,而不是試圖去”解決問題”?畢竟有時候,試圖解決問題才真正造成問題,否則,事情就只是現實而已,來來去去。我們替這個事件貼上標籤、努力解決這個問題,才造成了真正的問題。就像已經很瘦的人還堅持減肥一樣,多幾公斤體重不是問題,把這個視為無法進入親密關係的原因,並用激烈的手段減肥犧牲了健康,才造成真正的問題。如果我們能不那麼快貼上”有問題”的標籤並急著去解決,而是去想「真的是這樣嗎?這不是很有趣嗎?」並去探究,也許反而能從深入了解中找出真正的癥結。

即使是痛苦和難過,我們也不用馬上逃開、排斥。活著就會有傷痛,問問自己:「完全沒有傷痛的人生真的比較好嗎?真的是你要的人生嗎?」心註定會受傷,你需要的不是層層保護,而是知道怎麼療傷。在難過和痛苦出現時,帶著好奇觀察自己,給他一個空間聆聽他。她會成為你的同盟,告訴你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幫助你用創造的方式創造你的人生。

愛,原來是一種技巧。當我們掌握這種能力後,我們就能再一次去愛受傷的自己,再一次帶著勇氣向世界打開──明明知道會受傷,仍然選擇去活著、去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