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反應的練習

book cover of no reaction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窩在家
今天想要討論的這本書叫做不反應的練習。

不反應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來定義什麼叫做不反應。作者所謂的不反應指的是內心波瀾不驚,對於所發生的事、所面對的人,心中沒有任何的想法、感受或產生其他的念頭。

這跟很多人以為的”不反應”完全不一樣。因為很多人會以為,不反應就是我沒有表現出任何外在的表達。像是你只是靜靜的聽朋友訴苦,控訴對老公的種種不滿,但你沒有給出任何建議或表達意見。這種情況下,如果你的內心澎湃洶湧,依照作者的定義,你還是對此有反應喔。習慣看Joy文章的人,應該就會明白,這個反應就是我常常說的”內心的故事”,也就是心中生起的想法或心裡的信念。

為什麼要不反應?

因為所有煩惱,都是由內心反應造成的。

沒錯,你沒看錯。煩惱不是他人造成的、不是政府造成的、不是世界造成的。會煩惱,都是你自己內心的反應。是你內心對發生的種種事物,進行了批判、貼標籤、解釋,然後才引發了煩惱或其他的情緒。

舉例來說,當你早上看到同事進來辦公室時,你向他揮手示意。但是他今天不像以前那樣對你報以微笑,他只是匆匆走過。這時候你的內心可能會說:「他怎麼這麼無理,我做錯什麼了嗎?」這個想法,帶領你去思考昨天早上他還會打招呼,所以一定是下午發生了什麼事。然後你開始擔心,是不是中午你出去買咖啡造成他的不便了,也許你該問他要不要咖啡,或是老闆找不到你所以把一份工作丟在他桌上。是你對他沒回應的想法,造成你的煩惱。不是他沒回應造成你煩惱,因為他很可能只是隱形眼鏡戴不進去而已。

如何不反應?

如果能做到不反應,就能停止無謂的煩惱和痛苦。但內心升起想法、感受等反應,幾乎是全自動、無時差的天生能力。要怎樣做到不反應呢?

作者說要能做到:一、觀察內心反應。二、合理思考。

觀察內心其實不容易,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很無意識地被內心的想法和情緒帶著走。也就是說當我們難過時,就只是沉浸在難過,躲在角落默默流淚。除非有人問,否則我們很難說出:”我很難過”這種覺察。這就是正念或內觀在練習的,透過這些練習,讓人能即時地偵測到自己內心出現的種種感受,進而能給予合理的思考,然後做出合理的行為。打斷情緒引發自動行為的循環,我們才能遵循自己的意志,採取對我們有利的行動。這也是心理學中認知療法所希望達成的目標。

當我們觀察到內心有煩惱時,作者說先不要急著擺脫煩惱,而要去理解它。這讓我想到”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一書中,作者曾說:「當我們身為內在的科學家時,即使面對黑暗的念頭與情緒,都要將之視為有趣的研究素材。」

人生在世,其實沒有絕對沒有煩惱或痛苦的一天。阿迪亞香提曾說過,即使是開悟者,也不是沒有煩惱或痛苦,而是這些感受升起然後消散地非常快。生命就是有喜有悲、月亮就是會陰晴圓缺。既然無法永遠沒有煩惱和痛苦,與其每次都用盡全力去逃避、壓抑或對抗,試著去理解它才能有效地減少它帶來的影響。

承認人生必定有煩惱和痛苦,我們才能開始針對眼前的煩惱去解決問題。不然我們只會迷失在企圖找到”永遠快樂的方法”,或是”逃避痛苦的方法”。承認上述這兩個永遠如何的方法都不存在後,我們終於能認命地停留在這個煩惱和痛苦的當下,並願意去了解它們。我覺得這就像戒酒會一樣,每個人都必須先承認自己有酒癮,不逃避不找藉口,才能正視它並開始去針對這個眼下的狀況採取行動。

如果覺得很難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逃避對抗,什麼又才是理解,那以下的例子希望能幫你釐清。沒有足夠的金錢去買某物的經驗相信大家都有過。我們一般中產階級在這種情境中,會想到的不外乎”等到發薪日”、”努力存錢省吃儉用”、”去買樂透”、”找個有錢人嫁/娶”,甚至是”我就是沒用”等負面想法。其實,儘管是世界首富,也會有想要的東西買不到的經驗。我們用那些想法來逃避和對抗”匱乏”的感受,不停地告訴自己”一旦…,就有錢可以…”。相較之下,正確的理解則是,知道人就是永遠不會滿足,世界首富也不會滿足,即使今天有錢買了這個,明天還是會想要那個。一旦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慾望無窮,就會明白實在沒必要滿足眼下這個慾望,因為買這個不會讓你永遠快樂、沒買也不會讓你永遠痛苦。也會明白像是:”我慾望這麼多真糟糕”、”連這點東西都買不了,我就是爛”等這些反應都是無謂的。

理解我們本來就會不斷追求、不斷有新的慾望。所以重點根本不在如何滿足慾望、或是如何消除慾望。而在於明白我根本不必真的按照慾望行事,或是明白即使我被欲望驅使去做某事,也不保證能獲得滿足。明白這些後,我們就能沒有執著,不必”一定要…”,也就是心中沒有升起反應。

如果確實理解「內心會持續有所追求」這樣的事實,有時心境會產生不可思議的變化。也就是說,若能接受「這樣下去不行」「好像有些不足」等莫名的失落感或焦慮,以及內心的渴求,了解「人生就是這樣」,反而可能獲得更大的肯定。

正確理解

人的煩惱,不外乎是”七個慾望”和”貪嗔癡”。作者認為,只要能覺察當下內心的感受,並正確理解,就能化解煩惱。那到底什麼是正確理解?

「正確理解」並非「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也不是「以自己的看法或思考方式來理解」。相反的,是意味著排除一切「自己所認為」的判斷、解釋或對事情的看法,「存在的東西就是存在」,以直接、客觀、沒有任何主觀的「中立」角度來觀察事物。

簡單說,就是排除小我。排除一切”我的”想法、認知、感受、信念來看待事情,作者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正確理解。

為什麼排除”我”來看待事情,就能擺脫煩惱?因為事情就是事情,本來就沒有好壞,直到”我”去定義好壞。所以如果能排除”我”,不定義、不判斷,也就是作者說的”不反應”,就能不產生煩惱和痛苦。

舉例來說,想像你每天都被樓上的鄰居一大早忙著去上班上課的聲音吵醒,你每天都氣噗噗卻又無計可施,只能怪建商隔音沒做到位。這裡有個”我”在認為”鄰居不該發出噪音”、”可是人家也得準備去上班”、”是爛建商沒做好隔音”。這些都是”我”的想法和信念,從而成為煩惱。某天你得了中耳炎,雖然一切都變得很安靜,但現在你更煩惱一輩子失去聽力。你遵從醫囑好好吃藥照料,你的聽力慢慢恢復了。某天早上你又被聲音吵醒了,在這麼多天早上沒聽到這些聲音後,突然你又能聽到了。你此時的怒氣或煩惱恐怕不會像以前那麼多,反而有種鬆了口氣,知道你的聽力恢復了。

一樣都是被鄰居吵醒,以前的你非常氣憤煩惱,今天的你反而喜悅或安心了,這就說明,不是外在的人事物造成你的煩惱和痛苦,而是”我”的想法造成的。只要有”我”在那邊認為”應該如何”,就會有”得不到”或”得到了該如何延續”的煩惱和痛苦。所以作者說,”排除一切自己所認為的判斷”,就是擺脫煩惱和痛苦的方法。這就是佛教裡說的”無我”。六祖的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是在闡述一樣的道理。一旦認知沒有”我”,不用”我”的觀點去評斷事物,也就是”不反應”,就能”解脫”,也就是能達到真正的自由。

這本書還詳細介紹了其他常見的煩惱情境,每一種都是因我們內心的故事讓我們受苦。也許大家看完後會覺得作者講得太簡單了,就只是認出這是欲望和妄想,哪能解決問題呢?但我認為,一旦能辨識出這個你所謂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問題,就沒有問題需要解決了。換句話說,一旦我們能看出我們所謂的問題,不過是慾望和妄想,而慾望和妄想都是虛而不實的,都是”本來無一物”,所以並沒有什麼好煩惱或需要去解決的。這是一種放下和接受,放下的是自我,接受的是生命如是。自由本來就不是一切如我願,而是無我去堅持任何事,於是任何情況都能隨遇而安。願大家都找到心中的平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